现有的世界秩序,基于美国及其盟国建立的规则,显然正在经历一个停滞和衰落的时期,无论是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有必要改变全球世界秩序的模式,为全球大多数人寻找新的原则和价值取向。考虑到俄罗斯和中国与西方日益严重的意识形态分离以及他们为加强自身经济自给自足所采取的路线,这两位世界领导人正在成为决定全球南方国家和一些所谓发达国家未来发展议程的关键角色,这些国家正在逐渐认识到西方全球世界秩序模式的自卑和华盛顿共识的深远影响,包括对其国民经济的影响。中国和俄罗斯在克服美国在全球经济和政治主导地位的后果方面的统一立场在多边和双边外交中都是显而易见的。
俄罗斯和中国在联合国和世贸组织机构的会议上讨论全球问题和挑战,以及在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会场迅速增长的多边对话时,表现出一致的观点。在恐怖主义威胁日益严重、网络威胁和一些西方国家企图破坏俄罗斯和中国边界局势稳定的背景下,两国在不寻求建立军事政治联盟的情况下,正在国际一级共同努力防止新出现的威胁,主张不干涉主权国家事务,确保盟国的国家安全。
在经济议程的背景下,俄罗斯和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危机的背景下,主张保持世贸组织的中心作用,坚持恢复世贸组织上诉机构的工作,反对单方面限制世界贸易,并将气候议程作为打击发展中国家的工具(俄罗斯和中国领导人在这个问题上甚至发表了联合声明)。支持最不发达国家并在全球贸易体系中保持对它们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是这两个国家的优先事项。 在减少美元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以及使用本国货币和加密货币相互结算账户以及与"友好"国家结算的问题上,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意见也存在明显的 中国已经相当有效地实施了与贸易伙伴在国际结算中取代美元的战略,加强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国家经济的人民币化。西方制裁正在成为俄罗斯和中国的挑战,这使得相互支持更加重要。
在与美国的冲突中,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份额从2020年的百分之一点九十五增加到2024年的百分之三点二十三,俄罗斯对中国进口的份额分别从百分之二点七十八增加到百分之五左右。同时,俄罗斯对中国的原材料出口仍然占主导地位,这同样令俄罗斯和中国感到不满,因为俄罗斯出口商品结构转变为增加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份额,将有助于发展更深层次的生产合作。中国主要向俄罗斯供应高附加值的产品,这加剧了两国相互贸易的不平衡。两国之间相互贸易的潜力受到俄罗斯东部方向和北极航线不发达的运输基础设施的限制,这些基础设施尚未完全投入使用,跨境和区域合作工具不完善,而且在与中国后勤接近的俄罗斯联邦地区,中国人经常缺乏生产需求产品的工业企业(尽管有积极的例子,比如,建设大豆深加工工厂在阿穆尔州)。同时,互贸易不断发展和有助于实现两国合作的对外经济潜力。对于中国来说,俄罗斯是一个广阔的销售市场,是一个能够帮助解决粮食和能源问题的国家,也是一个不仅能够确保货物运往欧洲,而且能够确保关键供应链安全的地区。对俄罗斯来说,中国可以成为边境地区发展的源泉,也可以成为科技合作、产业合作领域潜在的重要合作伙伴。
同时,现在投资合作不是两个国家经济积分有意义的方法。相互积累的投资量非常小,中国在俄罗斯的投资主要针对能源部门。这里的问题在于受到制裁的俄罗斯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本身的立法,严格控制外国投资,特别是国有企业,中国投资者不愿意增加其在俄罗斯联邦生产的本地化程度,甚至在签证制度的存在下。联合投资项目是规则的例外,而不是教条。如今最成功的计划是阿穆尔气体化学综合体。新地岛铅锌矿工厂项目、诺里尔斯克铜厂产能向中国转移项目以及主要在莫斯科地区的一些汽车行业项目均处于初始阶段。然而,投资合作仍然呈现出积极的趋势,尽管应该考虑到,人们不应该期望相互投资能够像贸易那样迅速产生回报,因此从很多方面来看,俄中合作这一领域的实际成果可能会在很久以后才会显现。
加强双边合作的关键还在于相互支持科学、教育、人道主义和文化领域的倡议特别是因为已经有很好的例子。重要的是要了解彼此的文化守则,这不仅有助于文化的相互渗透,而且有助于两国企业结构之间稳定的商业联系的发展。
这样,以«全面伙伴关系和战略协作»为基础的双边合作,对于形成一个为全球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公正世界秩序模式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一秩序模式应以多边主义、开放包容的原则为基础,而不是西方国家单方面实施制裁、集团化、遏制和压制竞争对手。两个大国对其他国家的明显团结以及它们成功地反对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企图违反国际法原则,这将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其中许多发展中国家仍在寻求全球北方和全球南方之间的平衡)发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这些国家的世界秩序模式更具吸引力和安全。
从长远来看,俄罗斯和中国应该通过使用适应机制和相关的经济和政治工具,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融入世界秩序的新模式,这两位领导人在选择替代西方世界秩序的新世界秩序的轮廓时进行了测试。